过去,你要给远方的朋友发运东西,必须多次往返港口、码头或车站、邮局;现在,快递公司提供“门到门”服务,客户足不出户,货物就能通达全球。
过去,每家工厂都要设立自己的车队和仓库;现在,制造业改造流程,转移外包物流业务,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过去,每家商店都会“月底盘点,停业一天”;现在,大型超市以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为支撑,可以做到“实时盘点不停业”。
……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而这一切源于现代物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生活方式、产业布局。
进入“十五”以后,我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物流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比“九五”时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是“十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9.5%,增幅比“九五”期间高0.9个百分点的一个基本保障。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无论现价还是可比价增长率都明显高出同期GDP增长,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进出口贸易增长23.8%。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长,又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物流需求的增长。
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显著提高。资料显示,“十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6%,5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等于节约社会物流费用合计近10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2006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率由2005年的5%回落至4.7%,降低0.3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46次,比2005年提高了0.15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6.5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3.5%,增速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直接推动GDP的增长。2006年物流业增加值为1.41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5%,增幅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10.3%的增速快2.2个百分点;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06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提高0.2个百分点,即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