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三区”联动 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要承担核心功能区的重任,要发挥核心功能作用,要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航运资源配置”,11月18日,上海海洋论坛上,浦东新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首次对外公布,展现了其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面力求担以重任的决心。

  以“海洋工程•世界航运”为主题的“2009•上海海洋论坛”18日在浦东新区举行。此次论坛由国家科技部、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承办。
 
  “上海海洋论坛2009 ”旨在为参会公司提供与国内外海洋工程与海洋航运领域的商业领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领导、国际投资者与高新水技术提供商充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探讨在金融危机与国家经济振兴计划影响下,海洋工程与海洋航运业市场逐渐开放,企业如何通过采用高新科技与服务创新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并与国际接轨。
  汇集全球航运服务业,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发展海洋工程技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发展可持续的海洋工程技术
  海洋工程科技的创新或高技术的突破
  飞速发展的深海资源勘深与开发技术
详细 >>
  一、中国船舶工业现居世界第二
  1、新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业快速崛起,三大指标跨越式增长
  中国造船完工量
  从2000年以前的年均产量13万吨,发展到2008年,年均增产量317万载重吨。
  2、市场份额现居世界第二
  中国自1994年成为第三大造船国,2008年成为第二大造船国,与韩国和日本产量相当。
详细 >>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
  国家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
  国家海洋局局长
  海关总署司长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司长
详细 >>
专题报道
Eleven
www.jctrans.com
会议背景
  自1999年上海港进入世界十大港口后,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但相对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的国际中转能力并不突出。据统计,2008年,上海港国际中转箱量仅为5%,而新加坡则高达85%、香港达60%、韩国釜山达45%。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中,亚洲地区经济率先抬头,中国更是全球瞩目的经济新增长点。上海港依托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长三角沿海经济腹地,连续三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
  2009年中国国务院签发“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以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适应全球化新格局,上海航运中心即将打造成国际航运市场的一个风向标。
  上海港将在信息一体化、服务一体化、集疏运体系一体化三方面加大投入,最终使整个长江流域的物流信息都能彼此共享。到2020年,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部
国家交通运输部
国家海洋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上海市科委
上海市海洋局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