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市场环境 >> 正文
处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政策建议

www.jctrans.com 2006-1-16 8:59:00  中国财经资料网

  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对我国来说,国内市场对产品的环境标准要求不高,企业和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虽然现在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有所加强,但当涉及到经济利益时,又往往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情况。企业还没有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对环境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加入WTO之后,这种状况必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尚处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结构调整阶段,为此,我们必须在动态的全球化进程中把握我国工业化的特点,来研究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关系,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选择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

  我国已确定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最早制定21世纪议程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议明确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其内涵为:

  ——我国正处在继续工业化的阶段。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选择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其内涵包括用信息化提高工业化的效率,降低工业化的物质能耗;

  ——提倡节约能源的工业化模式,决不再重复某些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老路。如美国工业化时,其人口占世界6.7%,而使用的世界能源和资源却大大高于这一比重,造成了沉重的环境负担,同时造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后来的结构调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在现在的生态水平和条件下,把对环境的污染尽量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且要经治理达到环境标准;

  ——在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处置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指标控制;

  ——把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联系、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

  ——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发展得以持续;

  ——在工业化中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工业化中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适用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并结合国情进行创新;

  ——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

  (二)重视环境政策对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影响

  1.十分关注并深入研究国内外环境规则的制定对相关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对策,特别是竞争政策。

  2.建立培训制度和培训中心,创造条件,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及竞争意识。

  3.扩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的覆盖区域。国家不仅要重视大型国有企业贯彻环境政策,同时要重视中、小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清洁生产状况。也就是说,既要在国内大型企业中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意识,又要重视对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在环保技术与管理上的指导。同时,在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成本间的关系,处理得当,才可以达到环境保护与降低生产成本目标的“双赢”。

  (三)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我国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只注重提高开放程度,会因贸易条件的恶化而造成资源外流。因此应该提高我国的贸易质量,优化贸易结构,其中,使产品符合环境标准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转变人们观念的同时,动员企业、进出口商、监督检验等各方面齐心协力,认真贯彻环境标准,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打破绿色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1.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生态食品概念,它要求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有机食品比国内通行的绿色食品的环保标准更高。

  我国的有机食品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等上百个品种,其中很多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将越来越小,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的制约。从国际市场需求看,有机食品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食品基本靠进口,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而且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3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中获得收益。所以,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有机食品。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大豆、稻米、花生、蔬菜以及有机药品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的需求量很大。但现阶段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很大。

  2.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

  工业制成品质量的提高是突破国际市场环境壁垒的关键。因此,应该在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中推广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

  “环境标志”是为用户提供产品的环境友好信息而自愿增加的标志。虽然“环境标志(绿色标志)”是相对的,但它们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

  但我们要看到,“绿色标志”产品与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有关,是收入水平到达一定高度后才产生的。而且“环境标志”往往也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为此,对“环境标志”需要采取下述两方面政策:

  一是我国的大、中、小企业都要重视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注意发达国家市场发展动向,建立起“产业链”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并按“生态标志”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技术与产品质量水平。

  同时,为防止“环境壁垒”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适应发达国家“生态标志”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环境污染治理和产品质量的水平;在国际社会制定“生态标志”时,争取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协同制定环境标志。

  3.结合ISO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产品的出口贸易

  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的实施已成为国际潮流。在我国, ISO14000管理体系的实施还刚刚起步,需进一步发展和推进。我们要尽快配置环境管理的硬件设备和完善各种法规,积极推行ISO14000,使更多企业的生产符合国际环境标准要求,促进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可以将ISO14000系列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促进环境友好产品的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规划服务业中旅游业的发展

  服务业中,有些行业、部门是对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的增加,有助于环境水平的提高,但有些服务业也存在环境问题,旅游业就是其中之一。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旅游业有快速的发展。1998年,我国的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2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2391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旅游业对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的正面影响是,它可以促进人们采取保护环境、历史文物遗址与野生动物的措施。但是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为建筑组成了旅游产业的基本资产,如果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资产的承载能力,那么它们将会被破坏。

  因此,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需要在发展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进行协调。如果要把旅游业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必须作长期计划与环境规划,以保持旅游业与环境间的持续协调。

  (五)跟踪国外环境壁垒动态,适时采取对策

  1.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建立有关的信息中心、数据库及咨询机构,加强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主要贸易对象国环境壁垒繁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大,应该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环境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法规、技术和标准,同时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共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为企业服务。

  2.加快我国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井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或逐步接轨。要投入必要的资金以完善检测的技术条件,使部分有条件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以获取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授权,并力争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成员。

  3.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应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坚决禁止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包括危险废弃物、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六)在积极参与国际结构调整中,重视提高国民经济的环境友好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达国家都在展开以“新经济”或“知识经济”为标志的产业结构调整,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中国已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已参加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过去工业化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今后主要依靠技术水平、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的渗透力进行工业化。因此。中国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综合利用各种高新技术,提高国民经济的环境友好水平。

  (七)中国加入WTO后有关贸易规则的调整和完善

  I.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体系

  在过去20年里,中国累计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3000亿美元。特别是在90年代,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甲国家。为了完善外商投资的政策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政策法规体系的透明度。在有关对外贸易的法规申明确绿色条款,通过立法建立我国绿色发展体系的法律支撑,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并对国外不合理的绿色壁垒进行遏制。

  二是明确投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目前我国投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要求不高,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标准较为宽松,这不利于保护我国的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明确这些方面的环境条款。

  2.逐步放宽外商投资的领域

  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方面。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我国将允许外商进入银行、保险、分销、电信、运输、法律咨询和会计等服务行业。但是,开放程度的扩大在各个部门都有过渡期,同时保留了审批程序,这有利于中国增加服务业的比重,减少环境的负担。但同时必须重视增加我国相关行业的竞争力。

  3.中国加入WTO后,需加紧培育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的过程中,要注意国际上对跨国投融资的环境要求,避免环境壁垒对市场准入的阻碍。

(八)联合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发达国家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以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全球的环保浪潮,我们既要适应绿色条款,积极调整有关的产业政策,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又要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制定的不符合有关国际规范的、实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合理的环境壁垒。目前有关环境和国际贸易问题的国际规则还没有最终成熟,发展中国家还有空间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合理条款,使国际规则的制定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


  贸易商品的生产、运输及其质量本身都与环境相联系。但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却是新的课题。近20年来,随着人类发展观的变化,这个问题才引起关注,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体现在贸易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贸易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影响它的规则是多方面的。

  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全球比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关系的协凋。

  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涉及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可持续发展的贯彻,涉及我国在什么阶段应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有利于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符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

  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我们既要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环境与贸易是可以协调的,它们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实现协调统一。

  中国进入小康生活阶段后,也进入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国内产品的生产中,也必须充分重视环境问题和绿色要求。这样,解决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才有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 李泊溪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