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其他综述 >> 正文
贸易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

www.jctrans.com 2005-9-4 9:00:00  商务部

  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什么会出现
   企业专区
货物跟踪 船期发布
拼箱公司 成本核算
如何租船 港杂核算
提单指南 更多>>
这种状况?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贸易摩擦呢?

  中国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正在深刻改变部分商品原有的市场和利益格局,这是贸易摩擦频发的根本原因。作为世界上新兴的贸易大国,中国商品正在迅速提高竞争力,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贸易摩擦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且日益激烈。事实上,曾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和韩国,也先后在不同时期成为世界上贸易摩擦的高发国家。

  因此,今后,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待贸易摩擦要有平常心。所谓平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上既不轻视慢待,又不把摩擦无限夸大。二是对付贸易摩擦要有一个常态的相对成熟稳定的应对机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避免临时打“遭遇战”、“突击战”。未来20年,中国将完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性矛盾,贸易摩擦不会减少,反而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东西,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政府来说,要提高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的执政能力。政府应加强培育对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提高因应各种摩擦的主动性,并尽可能把一些可能产生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具体而言,如善于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多边框架下对他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大胆质疑和应对,特别是面对特保、特限的新形势,做好多边框架下的应对工作,把世贸规则作为武器;充分行使WTO成员的权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保护和发展自己;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弃用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加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来高效率地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预警机制,鼓励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有序出口;制定新的贸易政策,积极鼓励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防止低价竞销,授人以柄等等。

  对专业服务机构而言,今后要重用专门法律人才。WTO关于贸易争端的规则具有国际经济法的一般意义。即贸易摩擦同样遵循“有损害就有救济”的法律规则,攻防双方,都有相当的法律空间可资利用。我们现在没有很好研究和运用WTO等国际法规则,如果仅仅要求企业积极应对,是个看似积极实则被动消极的应对策略。应该下大力气对WTO规则认真研究,对各国建立于世贸组织规则基础上的立法动态很好跟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国际法实用的范围内制定主动的出击策略。有学者提出,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要“改变防御性应对的思维模式,确立进取性的指导思想”。现在的状况是使用国际贸易人才从事WTO及其贸易摩擦应对工作,路子太窄。今后法律专家要更多地介入。从现在起要专门培养一批国际法和WTO法律专家,以法律专业人事为主,在国内设置专门机构,吃透国际条约协定,及时跟踪各国为此制定或修改的相关国内法。

  在国外工作层面上,建立技术层次的国际游说机制。游说是欧美国家行之有效并且十分适应的通常做法。例如美国商会在欧盟很有影响力,常常在欧委会起草立法建议之前就掌握了欧委会的有关立法动向,并根据自己会员的利益积极游说,使欧盟最终的法律尽可能地符合自己会员的利益。我们也要加强在各国游戏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建立起官、产、学、商会中介组织的联合游说机制。例如,我国对欧盟拟订中的打火机儿童安全装置标准的有效游说干预,说明了游说的有效性。

  在具体做法上,我国政府部门、有关专业机构、民间团体不断向欧方施加影响,提出反对意见和积极建议,最后争取到了有利于我国的立法结果。

  作者:柴海涛

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频发 反倾销有可能持续20年 (2005-9-2 0:35:00)
 ·美国印度羊毛织物摩擦 (2005-9-1 0:15:00)
 ·台湾可能受益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 (2005-8-29 11:38:00)
 ·贸易摩擦不会影响纺织出口全年向好格局 (2005-8-29 9:17:00)
 ·贸易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 (2005-8-23 10:23:00)
 ·应对贸易摩擦有了“利器” (2005-8-19 10:30:00)
 ·虽与欧美贸易摩擦不断 无锡外贸抵御风险能力强 (2005-8-15 15:53:00)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