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成为中国能源瓶颈
过去3年中国GDP年均增速8.6%,带动能源需求旺盛。2004年中国GDP增速达9.5%,推动一次能源消费量增加15.1%,当年国内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13.6%。据BP统计,全球能源需求增幅已从2002年的3.4%升至2004年的4.3%,而中国2001~2004的3年间,该增幅是52%。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幅为1.9%。2001~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为1.9%,中国同期增幅却高达37%。2004年中国原油需求上涨15.8%,与2003年7.7%的增幅相比跃升2倍,主要是短期内电力供应不足。
由于电力短缺,近几年中国从长三角“电荒”,发展到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煤荒”加“油荒”,政府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能源压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高速,能源消耗越来越多,中国已遭遇能源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出现能源危机。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是国家能源主体,在能源生产过程中占76%,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占67%。2004年中国能源总自给率达94%,2003~2004年我国总体能源当量(包括天然气、煤炭、石油)对外依存度均不到6%。据商务部等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亿吨,加上在建项目,成品油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
从市场发展趋势看,中国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的煤炭资源,可保证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但石油资源不乐观。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成为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5年由于新增电力缓解了电力紧缺现象,中国对外石油需求势头已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石油需求还会平稳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据BP统计,2004年中国石油消耗为每天668.4万桶,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8.3%;同年中国原油产量达1.75亿吨(相当于每天350万桶),对外依存度为48%。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达每天840万桶,原油产量达约1.95亿吨(相当于每天390万桶),对外依存度将上升为54%。需强调的是,届时中国石油需求量仅为2004年美国消耗量的2/5,并非与美国消耗量一样多。未来16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年均增速1.4%,国内原油产量年均增速0.7%。相比之下,后者仅为前者的1/2。与其说中国遭遇能源危机,不如说石油资源已成中国能源瓶颈。
2004年7月随着《2004~2020年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中国能源战略初步形成。今年5月底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将能源提升至战略高度的具体体现。但为确保能源战略实施,中国应恢复能源部,并将能源工作领导小组扩展为“能源工作委员会”,统筹各能源部门及国防、外交、经济等部门。能源资源作为中国重大战略问题,重中之重应是资源节约、能源替代、国内勘探开发、国际合作四部曲同奏,重要路径是立足国内。
2.资源节约是中国石油首要战略
2004年世界、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022440和138620万吨油当量,石油消费量分别为376710和30860万吨。而当年世界GDP为406705亿美元,中国GDP为16494亿美元(人民币为13.65万亿元)。按同口径计算,世界一次能源消耗水平为每万美元2.51吨油当量,中国为8.40吨油当量;世界石油消耗水平为每万美元0.93吨,中国为1.87吨下。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水平为世界的3.35倍,石油消耗水平为世界的2.01倍。不仅如此,同年美、日、印一次能源消耗水平分别为每万美元1.99、1.10和5.68油当量,石油消耗水平分别为每万美元0.80、0.52吨和1.80吨。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水平分别为美、日、印的4.22、7.64和1.48倍,石油消耗水平分别为美、日、印的2.34、3.60和1.04倍。中国能源利用水平不仅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等发展中国家。这说明中国一次能源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石油节能潜力也较大。
目前中国政府正推行新能源政策,基本方针是立足国内,节约为主,短期看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如2004年中国每万元GDP耗能比1990年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今年一季度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从吨钢可比能耗看,鞍钢下降3.7%,首钢下降12.1%,均为历史最好水平;与1990年相比,2004年中国每万元GDP石油消费下降33%。2020年预计中国GDP与2000年相比增长约4倍,此时能源包括石油需求希望仅增长2倍,这要求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40年前日本石油消费99%依赖进口,今天依然是这个水平,其重要做法是降低燃料成本。70年代开始石油冲击日本长达20年的两位数增长,1973~2000年,日本能源消费占GDP比例下降33%。1979年日本以新能源节约法来面对,同时提高汽油税,这是日本汽油价格比美国高一倍的原因之一。日本还放弃耗油量大的汽车,为耗油少的汽车消费者提供减税优惠。
石油消费99%依靠进口的西班牙,尽管平均每人拥有一辆车,但由于采取征收高额汽车燃油税政策,一般高出税前价格45%左右,实现了每万美元GDP消耗石油0.78吨的水平,比美国耗油水平还略低,仅为中国耗油水平的2/5。
中国应优化消费结构,在消费领域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建议国家尽快制定《能源资源节约法》,以法律保障能源资源节约。从石油消费结构优化角度看,未来中国应优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压缩用于燃料的石油产品消费量,降低石油消费总量,大幅减少原油进口。当务之急是立即实施燃油税政策,有利于抑制汽油等油品消费高增长。据初步测算,仅采取燃油税政策这一项措施,就将提高燃油效率12%左右,降低石油消费量7%左右。在高油价形势下,一个酝酿10年的政策再不能因“择机出台”而无限期等待下去。未来16年间如节能措施得当,加上石油替代顺利,2020年中国每万元石油消耗量在现有水平基础上,至少可再降低1/3甚至2/5。因此资源节约应成为中国石油大突围首要战略,也是突破中国能源瓶颈的关键。
3.加快石油替代步伐是优化能源结构重要手段
中国目前已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石油替代潜力巨大。如已在农村推广1300多万户沼气用户,近期还将由国家安排10亿元国债资金,继续推进沼气推广。太阳能也如此。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如把各种可再生资源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发展途径。到2020年中国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7%提高至13%。
据BP统计,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9.0%,石油占22.3%,天然气占2.5%,可燃氢占5.4%,核能占0.8%。而同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27.2%,石油占36.8%,天然气占23.8%,可燃氢占6.2%,核能占6.1%。相比之下,中国核能仅为世界13.1%,太阳能为85.5%。从消费结构看,中国核能具有较大差距,开发利用潜力大应加快发展。可燃氢包括水电也有一定潜力。从替代能源角度,中国首先应加快核能、水电资源开发建设,太阳能、风能和可燃氢等可替代能源也应注重开发。
尽管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相比,石油、天然气占比并不高,但加快石油替代步伐仍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从石油替代战略看,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实施“煤变油”以直接替代石油,或通过煤制甲醇进而制烯烃(乙烯、丙烯)以间接替代石油,都不失为可选择的发展方向之一。煤炭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也成为重大隐忧。
迄今为止世界仅南非掌握成熟的“煤变油”间接液化技术并工业化生产,马来西亚、新西兰建有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其他国家包括德、美、日、荷等发达国家都掌握成熟技术,却没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我国经过不懈努力已掌握较成熟煤直接液化技术,2004年8月25日,世界第一套年产500万吨油品生产规模的“煤变油”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已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开工。但国内片面追求石油替代的做法令人担忧。部分西部地区对煤炭的炒作,远超过煤化工产业实际发展需要,大量圈占资源、无序滥采现象出现,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开发,也将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加大安全压力。由于煤变油是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型产业,尽管在当前油价高企状况下,其经济性值得尝试,但大规模地将一种稀缺资源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代价不菲,不乏市场风险,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非长久之计。
烯烃是国内化工产业急需的基本原料,而煤制甲醇进而制烯烃可成为碳一化工生产工艺新路线,有可能突破传统上单一由石油为原料生产烯烃方法的依赖,因此尽管煤制甲醇技术国际上已成熟,甲醇制烯烃技术尚待工业化,但国内各地已有纷纷上马趋势。长远看中国适度发展煤变油、煤制甲醇进而制烯烃等战略性产业很必要,关键是应实行煤炭、电力、化工等联合布局,合理发展。
更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石油替代,应是加快实施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工程。乙醇汽油作为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既可直接替代石油、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也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世界上唯一只用乙醇汽油的国家,巴西利用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进而推广乙醇汽油,已有400多万辆汽车在使用。美国用玉米作乙醇汽油主要生产原料,已在全国41个州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继美国、巴西之后,中国近年来也加大力度发展乙醇汽油并获成功,已在全国布点建设4个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封闭销售。在此基础上,全国有9个省份实行车用乙醇汽油试点,还将进一步加以推广。按全国车用汽油60%使用量中掺合10%~15%乙醇计,石油消费量将降低4%左右。但从长远看,中国应加快开发以其他作物如薯类、甘蔗、高粱为原料生产乙醇,特别是对纤维类作物如秸秆作为生产乙醇的研发,确保乙醇汽油的原料供应。此外也应积极研发生物柴油等其它生物质能源。
4.加大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是保障石油安全的前提
据BP统计,2004年中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2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4%;储采比13:4,仅为世界的1/3。受国内资源条件限制,中国原油产量增长缓慢,2004年国内原油产量1.75亿吨,仅比上年增长2.9%。预计2010~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将进入高峰期,年产量为1.8~2亿吨。但目前中国石油资源探明率仅20%左右,剩余可采储量只占已探明储量不到40%。随着开采技术进步及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在增加石油地质储量和开采储量的同时,提高国内油田石油产出率,是保障石油安全的前提。
中国石油资源海上占24%,陆上占76%。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南海和东海。而在陆上石油资源分布中,东部地区约占51%,西部地区约占49%。陆上中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大多分布在高原、黄土塬、山地、沙漠、沼泽和滩海等较复杂、恶劣环境中。在已探明石油储量中,已动用的石油储量高达75%左右,未动用的石油储量约一半属难动用、低渗透资源,原油稠度大,含硫量高,油质差,难开采。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中,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重油、稠油或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左右,因此中国在增加探明石油资源的同时,应对已勘探开发油田采用新技术。
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各油田原油开采率差别很大,有的达80%,有的仅10%。一般情况下采用新技术及注水法等,可使原油开采率达35%。如印尼杜里油田原油开采率40年内提高6倍。通过不断研发,未来10~15年内,世界油田平均开采率将提高到50%。
大庆油田已在提高原油开采率上领先一步,2005上半年其原油产量达2266万吨,主力油田采收率达50%居全国首位。大庆油田探明储量也持续增长,在已探明石油储量中,剩余储量近38亿吨。过去45年该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8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产量的40%,并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其目标是“以技术换资源”,并形成大型陆相砂岩油田水驱开采、聚合物驱开采的配套技术系列,将主力油田采收率提高到50%,并有望达60%。如中国通过努力将原油采收率由平均35%提高到50%,中国原油产量保持稳产增产完全可能。
5.加强国际合作是中国石油必由之路
中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势在必行,加强与能源国和消费大国的合作,是中国石油大突围的必由之路。
在国外石油资源利用上,除购买石油外,主要依靠参与资源国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取得合法权益和份额油。参与或独家开发境外油气田,购并海外石油企业等,是中国实施国际石油合作的主要战略。
中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已有10多年历史,到目前为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参与全世界60多个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如对外石油战略实施顺利,中国获取可控石油资源量将达2/5以上。
几年前中国三大油公司启动海外合作和收购行动,如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石油天然气公司60%的股份,成为其中最大一笔交易;其它大型收购交易目标是委内瑞拉、苏丹、伊朗、伊拉克、秘鲁、阿塞拜疆和印尼的油田和气田。2005年7月1日,中石油、中石化相继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原油进口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合资企业议定书。2005年6月下旬,中海油宣布竟标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更将全球石油并购活动推向高潮。尽管该收购可能不成功,但中国石油企业对外合作的步伐不会因此而停止。
除上述途径外,在国内建立合资企业引入石油资源,也是一种途经。2005年7月8日,由中石化参与投资的福建炼化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是沙特石油公司年提供1200万吨原油。此类资源获取方式,将是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今后开展对外合作的方式之一。
但未来几十年中国在能源领域与西方的摩擦将日趋激烈,中海油购并优尼科,只是中美双方在石油领域展开商业竞争的锋芒初试。为化解西方敌意,中国可考虑加入“西方石油俱乐部”——国际能源机构,以与西方展开对双方有利的战略合作和外交协调,同时分享石油资讯,共同防止石油危机产生,并减少与西方的摩擦。
确保石油进口通道安全,也是中国开展国际石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六甲海峡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要冲,在国际海运业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每天通过该海峡的各类船只达200多艘,年穿行船只超过8万艘,且以年8%的速度增长。日本、中国进口原油的80%、近一半的其他进出口物资途经该海峡。美国一直想以“反恐”为由向该海峡派驻军队,虽然遭到海峡共同管理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三国的反对暂未实现,但其企图已暴露无遗。无论马六甲海峡由于海运繁忙自身可能引起安全问题,还是国际强势军事实体甚或恐怖势力控制海峡通道,对中国而言都可能引发海峡困局。为确保进口的中东和非洲等地原油、特别是新增进口石油资源运输安全,现有海上运输通道不宜再大幅增加运量,应加快研究其它海上或陆上通道。
2005年底中哈原油管线一期工程即阿塔苏——阿里山口石油管道将建成,2006年春季投入运营。从哈萨克斯坦中部到中国西部的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年输油能力为1000万吨。建成后的最初阶段,中、俄、哈三方已基本商定,将主要运送俄罗斯石油达500万吨;按中哈政府协议,在石油资源能够落实的基础上,其二期工程年输油量将达2000万吨以上。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由陆上通过原油管线大规模进口原油的工程,不仅有利于实现原油资源多元化,也有利于实现原油通道多元化,同时对优化配置我国西部原油资源、形成西部石油大通道,产生战略性影响。在中俄能源战略业已形成的合作框架下,中国还应积极争取由泰纳线至中国境内的原油支线早日建成投用,力争2015年中哈、中俄等陆上原油管线年输油能力达4000~5000万吨。
作者:杨上明 石化专家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