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商贸 >> 贸易技巧 >> 正文
国内机床工具企业如何减少贸易逆差

www.jctrans.com 2005-9-22 9:39:00  中国机械网

  据海关统计数据,我国今年1-5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2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出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为53.1%。进出口逆差达到24.2亿美元,和2004年同期的进出口逆差相比,今年头5个月的贸易逆差增加了4亿多美元。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机床进出口逆差增大的原因

  我国今年1-5月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同比增长25.4%,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原机械工业联合会进口办主任郑国伟分析说,机床进口额度大、增长快,主要是与国内旺盛的需求有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需求强劲,需要进口较多的高新技术设备和质量好、可靠性高的设备和零部件。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5月,全国汽车产销共完成231.45万辆和227.10万辆,同比增长2.58%和4.57%。作为机床的最大用户,汽车行业直接影响着机床的产销量。今年头5个月以来的汽车旺销情况,促进了机床的进口。

  1-5月金属加工机床出口的增幅超过了进口增幅,为53.1%,高出进口增幅20多个百分点。这主要与我国加入WTO后得到最惠国待遇有关,同时我国出口的机床价格优惠,特别是在普通车床、经济型数控机床等产品种类上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出口增长快于进口。

  至于进出口逆差进一步加大,而且进口额度超过20亿美元的情况,郑国伟的观点是,机床进口的增长趋势将会在下半年降低,这主要与汽车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有关。今年开年以来,汽车的产销显然有萎缩的趋势,这将影响下半年的机床进口额度。虽然今年上半年机床进口的增长较快,但这主要是由于现在生产的产品基本是去年的订货。

  这一点也得到了另一位专家的认同。他表示,今明两年我国机床进口的额度和增长幅度会在高位运行,并在这两年达到峰值,而以后机床的进出口总额不会有大的起伏,这是由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投资情况所决定的。这两年国债投资减弱,国家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对作为投资类产品的机床行业产生了作用。

  工具行业出口不理想

  2004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出口创汇前十名的江苏飞达工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出口部经理温涛。他告诉记者,今年1-5月份公司的出口额为2000万美元,其中60%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虽然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但较比往年要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工具出口面临国外的反倾销政策。以飞达公司生产的高速钢麻花钻为例,公司该产品一年的销售额在200万~300万美元,但今年由于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实行反倾销,本来该产品的国际售价一般在5~6美元/公斤,而由于反倾销征收关税达到12美元/公斤。由此导致该产品的出口直线下降,公司今年的新订单几乎为零。

  其次是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今年以来原材料涨价的幅度呈倍数增长。以公司所需要的钼为例,以前的售价为11万元/吨,而涨价后价格为40多万元/吨,而且还需要现金支付。由于原材料在产品的成本中占到60%~70%的份额,钼等原材料的涨价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很大,公司经营已连续3个月处于亏损状况。公司只得与客户商议,降低或是取消订单。不过由于公司拥有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为客户,并以欧美市场为公司的出口重点地区,销售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公司总的业务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机床企业将如何减少贸易逆差

  国内机床企业将如何面对这种状况,有关专家的建议是扩大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出口增长方式,增加数控机床的出口量。虽然目前出口的机床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不断增长,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如普通机床,以及资源型产品如磨具磨料仍占很大的比重。

  从近几年我国机床出口统计数据来看,普通机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单价呈逐年下降走势,而数控机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单价则逐年上升。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国际机床市场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世界数控机床消费趋势已从初期以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主转向以加工中心、专用数控机床、成套设备为主。而这正是我国机床行业的弱项,急需加强。

  重视运用我国与东盟贸易区的发展,利用东盟10国对进口我国产品实行低关税的优惠,扩大出口。我国与东盟从今年7月1日开始,将用5~10年的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并正在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开展国际间的互惠贸易,发展与各国的贸易合作等,都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我国的机床等都有一定的竞争力,通过与东盟的贸易,可优化产品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缩短交货期、实现远程服务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扩大出口的必要前提。交货期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另外,研究用户制造工艺,提高工程成套能力,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终身服务”,是今后市场需求的主要趋势。同时,大力研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以替代进口。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贸易逆差、通货膨涨和教育投资成为西班牙的主要问题 (2005-9-22 0:44:00)
 ·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主因 (2005-9-21 9:30:00)
 ·贸发报告认为不应靠中国提高汇率减美贸易逆差 (2005-9-4 10:25:00)
 ·台币不寻常大幅波动 贸易逆差骤升顺差急速萎缩 (2005-9-2 11:50:00)
 ·新西兰7月份货物贸易逆差6.2亿新元 (2005-8-26 10:31:00)
 ·美国6月贸易逆差588亿美元 (2005-8-13 10:44:0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朝贸易由逆差转顺差 (2005-8-9 17:15:00)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锦程物流网:中国站English
锦程物流网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