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2018经济进入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阶段

http://www.jctrans.com/ 2018-03-3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 近日,多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保持平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16年开始,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或开始触底,逐步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记者 刘慧

  近日,多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保持平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16年开始,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或开始触底,逐步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从2017年的情况看,中速增长平台初步确立。

  刘世锦认为,2017年底出现企稳回升迹象,成为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力量,但不能期待出现以往那样的高速增长。按照国际经验,大体上就5%左右的增速。存货、出口和生产性投资逐步进入回升期,有可能对基建投资减速形成对冲。这样,中速增长平台大体上能稳得住。宏观经济逐步进入我们曾说过的“大L型+小W型”的运行轨道。

  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

  刘世锦分析,2018年上半年,终端需求可能会有一个季节性回升。房地产投资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已经处在负增长状态,2018年将会在零增长附近徘徊。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这部分投资在终端需求增量中是最大的,如果防控风险、治理地方债特别是隐形债务的力度加大,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下降,这样中速增长平台将会有所下移。而且生产性投资已处低位,存货、出口和生产性投资逐步进入回升期,有可能对基建投资减速形成对冲。这样,中国经济将会进入一个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阶段。

  党的十九大以后,社会各界又出现了“大干快上”的期待。关键是“干什么、上什么”,在刘世锦看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不能认为只有把速度推高了才叫有所作为,才有成就感。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提出攻关期,提出三大攻坚战,这些事情比简单地提高速度难度更大,更需要有所作为,做成了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实做优而非人为做高中国经济,就是要降风险、挤泡沫、增动能、稳效益,提高增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刘世锦表示,降风险,主要是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和其他方面的财政金融风险。挤泡沫,包括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和大宗商品泡沫。增动能,重点是提升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动能。稳效益需要特别强调,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效益明显回升,但集中在上游行业,分布不平衡。应当争取企业盈利在行业间形成较为平衡和稳定的分布,这样也可以为企业降杠杆提供有利条件。

  高质量发展系统性进入新的状态

  “我们不要人为推高增长速度。”刘世锦判断,实现2020年两个翻番目标,今后三年每年增长6.3%就够了。到了中速增长阶段,潜在增长率5%左右,实际增长5%—6%,也可称之为高速度。

  “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不仅速度在改变,结构、动力、制度、政策等都在相应改变。”刘世锦认为,重大结构性问题的理顺与调整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挑战。这类问题包括行政性垄断导致的效率差异、脱实向虚背景下的经济泡沫、收入差距与社会阶层固化、创新驱动发展所需的自由探索环境等。从长期看,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创造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历史耐心。然而,同样确定的是,不解决这些问题,或者不将其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高质量发展将难以实现。一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受制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性矛盾。要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入高收入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打赢解决这些重大结构性问题的攻坚战。

  在刘世锦看来,在产业结构维度上,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相应上升,是这一时期最具规律性的变动。服务业今后发展的重心,是包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物流、咨询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在内的社会和个人服务业。而这两个重心分别对应了制造业升级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与生产性服务业直接相关的是制造业。刘世锦说,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坚持发展制造业导向不动摇,有条件形成一大批具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行业和企业。这样,与德国相似,中国制造业比重将会高于标准模式,在全球分工体系上独具优势。在这一制造业体系中,相当大的部分可能表现为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这正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