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新政策 2017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www.jctrans.com 2017-4-26 11:05:00 南方财富网

导读:201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将会有哪些影响。

  2017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将会有哪些影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北京时间4月18日21点,IMF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强劲,同时风险下行压力仍然不容小觑。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5%,2018年达到3.6%,略高于2016年10月预期数据。

  报告显示,由于2016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增速强劲且有望保持,2017和2018两年的经济前景较2016年更为乐观。尤其2016年下半年较强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情绪刺激了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IMF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上涨,发达经济体的总体通货膨胀率将持续上涨,但核心通货膨胀率仍处于较低迷状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货膨胀率有所回升。只有少数国家由于2015年和2016年初的货币极速贬值,通货膨胀率仍将继续下滑。”

  中国今年增速预期为6.6%,2018年增速为6.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增长率为4.5%,略低于16年10月预测的4.6%,2018年的增长率预计将增至4.8%。

  报告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总体将有明显回升。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宏观经济压力将有所减少,以中国为主的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国将加速增长。

  中国经济未来两年增速强劲,今年增速预期为6.6%,高于16年10月预测的6.2%,2018年的增速预期为6.2%。

  IMF表示,中国内部的政策支持有效的提高了经济发展,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加大了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关注。中国也继续着手解决需求再平衡和工业产能过剩两大经济问题。不过,中国经济依然过分依赖于刺激性政策带来的高速增长和快速的信贷扩张,且中国内部金融体系依旧复杂,不透明。近几个月来,随着全球利率上升,收益差距缩小,中国内部有明显资本外流回归趋势,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预期。

  然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表现较为不一。印度由于汇率骤跌,陷入较大危机,经济增长将有所减缓,预计增长率为7.2%,较16年10月预测的7.6%有所下降,2018年增速升高至7.7%。

  燃料和非燃料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仍趋于缓慢,而地缘政治因素则阻碍了中东和土耳其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

  发达经济体:美国经济增速,欧洲经济回稳

  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主要将由美国经济增速推动。2017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预测为2.0%,高于16年10月预测的1.6%,2018年预测增长率也为2.0%。

  IMF对美国2017年增长率的预测为2.3%,高于16年10月预测的2.2%。这主要是由于美国11月大选后,财政政策趋于宽松,美元走强,财政利率上升,消费者信心普遍增强,因此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增长有望保持。然而长期来看,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趋于缓和,由于人口老化和进出口总体增长疲软,潜在增长率仅为1.8%。

  基于2016年下半年全球制造业和国际贸易的周期性复苏,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状况也将有所好转。欧元区今年的增长率将扩大至1.7%,高于16年10月预测的1.5%,2018年的增长率回落至1.6%。

  由于欧元区存在生产力疲软,人口架构不合理,部分国家公私债务问题较多,不良贷款较高等较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欧元区中期经济发展前景依然疲软。

  英国在2016年脱欧事件后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今年的增长率扩大至2.0%,2018年的预期增长率为1.5%。虽然英国中期经济发展的前景尚不明了,但明显存在贸易和移民壁垒增加,金融服务行业大量裁员,跨境金融活动阻碍较大等问题。

  由于逐渐增强的出口贸易,日本今年的增长率预计将扩大至1.2%,但2018年的增长率回落至0.6%。从中期来看,劳动力萎缩将会影响日本经济发展,但可预见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仍会与过去几年持平。

  经济风险下行压力仍大

  IMF预测,虽然经济增速稳健,但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障碍导致未来经济风险下行压力仍大。收入不平等和生产率增长率低等长期结构性问题导致发达经济体内部压力日益增加,并产生明显的内向性政策趋势。这威胁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合作的一致性,更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中期的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更将加剧。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内向性贸易政策,日趋加速的加息频率,过分放宽的金融监管,新兴市场中的金融紧缩,发展中经济体的长期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持续疲软以及局部的地缘政治危机,都将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

  IMF强调,在此背景下经济政策在摆脱下行风险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更可支持经济增长的恢复。各国内部的政策应着眼于增加扩大内需和加强债务重组;通过结构性改革和财政财政提高生产力,劳动力供给和商业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技术革新和全球化等结构性转变。调整商品利润下跌和减轻金融脆弱性仍将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主要任务。

  全球经济将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各国进一步进行多边合作。其中包括保持开放的贸易制度,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实现公平的税收制度,国际社会继续支持低收入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并共同致力于减轻国际气候变化。

  国际经济两大挑战

  IMF表示,世界经济也面临两大挑战,第一,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第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新兴经济体已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和国际资本市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5%。当前全球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降低了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需求,中国因经济转型而降低了进口依赖。2014年以来商品周期延长、商品出口商增速减缓,使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比现在更严峻的外部环境。

  IMF认为,新兴经济体应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推动贸易一体化、保持汇率灵活性、防范高赤字与债务高企引起的风险,确保新兴经济体在脆弱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增长。

  同时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劳动收入比重持续降低,特别是金融危机后达到最低,至今未有明显回升。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劳动收入占比也有所下降。

  2017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1,2017年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景气程度持续走强。中国外部经济综合PMI达到54.5,较上个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制造业PMI相较于上季度都有明显上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也较好,处于枯荣线上方并且较上季度上涨。

  2,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势头有所缓和。2017年1季度 CEEM大宗商品价格较上季度上涨10.1%,同比上涨72.1%,在经历了1年的快速上涨后涨幅收窄并有走稳迹象。

  3,全球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并带动新兴市场货币升值,全球股票市场显著上行,全球长期利率在美联储加息影响下上行。

  4,对外贸易持续改善。中国对外进出口增速均显著上升,出口增速上升主要来自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仍在回落;进口增速上升主要来自中国内需走强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5,全球经济上行趋势短期内仍将维持,但是上行高度有限。未来需重点关注欧洲大选、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调整等风险。

  一、外部经济景气程度持续走强

  2017年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景气程度持续走强。2017年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PMI[1]54.5,较上个季度显著上升1.8个百分点。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制造业PMI相较于上季度都有明显上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也较好,处于枯荣线上方并且较上季度上涨。

  美国经济景气程度持续上升。2017年1季度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月度均值为57.0,比去年4季度的均值53.3显著提升,企业管理层的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动采掘业回暖,即使剔除采掘业,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也由负转正,结束了去年下半年的低迷状态。美国国内需求的回升、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均对制造业产生拉动作用。

  消费支出保持平稳,真实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保持在3%左右,其中主要耐用消费品—汽车仍处于年率1760万辆的高位。企业投资低位恢复,2017年1季度有46%的企业预期增加投资,高于2016年全年的36%,企业投资意愿增强。房地产开工量小幅提升,2017年1~2月开工量提升到127万套。就业市场改善空间缩小,1季度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7.8万人,比去年18.7万人的均值略有下降;2017年3月失业率为4.5%,创10年新低。

  通胀率缓慢上升,美联储第三次加息。2月美国整体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2.8%和2.2%;美联储更看重核心消费者支出价格指数(PCE),1~2月该指数同比增速均为1.8%,尽管仍低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但增速抬头趋势已经较为明显。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4季度企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同比增速2.2%,比2012-2014年1.8%左右的增速有所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收紧会传导到最终产品价格。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0.75%-1%,这是美联储近10年来的第三次加息,联储表示利率恢复正常之后才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在失业率已经略低于长期水平的背景下,美联储对国内劳动力市场较有信心,因此其注意力将集中在通胀走势方面,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也将影响其加息决策。

  特朗普政府面临重大挑战。特朗普在竞选时期提出废除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特朗普与共和党议员在3月份发起立法努力,但因为民主党议员持反对立场,共和党议员内部不够团结,因此改革法案在投票之前胎死腹中。特朗普宣布未来将把注意力转移到税制改革方面,但是因为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短期内能否实现突破存在很大疑问。3月15日美国国债规模达到法定上限,财政部开始采取非常规措施腾挪举债空间,以避免联邦政府债务违约。白宫已经提交2018年财年预算案,建议提高国防、国土安全等方面开支,同时削减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开支,从目前的态势看国会通过的概率很低,特朗普政府能否通过预算来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仍有很大变数。

  欧元区经济显著好转。2017年1季度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月度均值55.7,较上季度增加约1.8个百分点,且3月综合PMI达到56.7,创6年来新高。综合PMI节节走高主要因为区内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均表现亮眼。1~3月欧元区制造业PMI较上季度均值跃升了约1.7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也提升了1.8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季度均值为-5.33,较上季度提升了1.1。企业投资表现平稳,2017年1季度产能利用率为82.1%,较上季度的82.4%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依旧处于高位。欧元区失业率下跌,2月欧元区季调总失业率为9.5%,低于1月的9.6%和去年同期的10.3%,同时创2009年5月以来的新低。捷克(3.4%)和德国(3.9%)的失业率最低,希腊(23.1%)和西班牙(18%)的失业率最高。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失业率则保持在10%。青年失业率也继续保持了缓步下降的趋势,2月欧元区青年失业率为19.4%。

  欧元区通缩风险渐渐消失,欧洲央行决策层在退出刺激计划的战略上发出了相互矛盾的信号,导致市场对欧央行是否将在量宽退出前加息的猜疑甚嚣尘上。4月6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在法兰克福发表讲话时指出,欧央行需要更多信心才会改变立场,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转变通胀预期。他表示,近期通胀的上升来自于油价走高,而非薪资增长之类的经济基本面改善,整个区域的通胀压力还不足以令央行撤销此前的刺激性货币政策。

  反欧盟力量初败,民粹主义警报未消。3月21日荷兰大选最终计票结果公布,现任首相马克·吕特领导的荷兰中右翼政党自由民主人民党(自民党)赢得33个议席,继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荷兰大选结果表明,在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不确定的形势面前,荷兰主流民意最终选择了稳定、可靠的政党,这令担忧民粹主义得势的欧盟各国政府暂时舒了一口气。然而,4月23日启动的法国大选仍将是决定欧元区命运的重要一环,极右翼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若当选为法国总统,则极有可能促使欧元区走向解体。考虑到40%的法国民众目前尚处于摇摆状态,竞选局势依旧扑朔迷离,民粹主义警报难言消除。

  日本经济持续缓慢复苏。2017年第1季度,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上方,并且较上季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制造业PMI由51.7上升至52.8,服务业PMI由51.5上升至52.0。从需求看,企业经常利润增长率回升、商业信心恢复,投资需求抬头;消费需求回暖,股价仍在高位为提振消费提供了支撑。新屋开工户同比数据2017年1-2月合计同比增长4.8%,这意味着住宅投资仍然活跃,对经济好转有所支撑。2017年第1季度,进出口额均出现同比正增长。1-2月合计,出口同比增长了6.5%,有望结束持续了5个季度的同比负增长;进口同比增长了5%,有望结束持续了8个季度的同比负增长。鉴于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开始回升并双双由负转正,日本的衰退型顺差的状况或将缓解。

  2017年3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对日本经济正“持续缓慢复苏”的基本判断,并保持目前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此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以7比2的投票结果,决定继续维持短期利率在负0.1%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左右的目标值。此外,日本央行决定继续每年从金融机构购买80万亿日元资产额度,以尽快实现其设定的2%通货膨胀目标。

  金砖国家经济活力回升。2017年1季度金砖国家经济整体延续向好态势。俄罗斯制造业PMI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1-3月分别为54.7、52.5和52.4,制造业复苏态势不断巩固,俄罗斯经济正在逐步摆脱经济负增长状态。巴西制造业PMI仍处于枯荣线下方,但有所上升,1-3月分别为44.0、46.9和49.6,显示制造业慢慢有所恢复。此外,巴西当前经济形势的当前形势指数(ISA)上涨了2.2点达到70.3,这是自2015年8月以来该指数达到的最高水平。印度1-3月制造业PMI重新恢复至50以上,分别为50.4、50.7和52.5,印度商品和服务出口和进口继续维持快速增长。南非制造业PMI继续维持在枯荣线以上,1-3月分别为51.3、50.5和50.7。

  东盟六国与韩国经济回暖进一步坐实。东盟六国2017年第1季度加权平均经济增长预计为4.7%,与上季度持平。由于主要外部经济体均出现显著复苏,本地区始于上季度的回暖被进一步坐实,所有六个国家的经济前景都将好于上年。外需好转给韩国动荡局势下的经济带来正能量,预计2017年第1季度经济增速为2.5%,略好于上季度。受内外需回暖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本季度各国通货膨胀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货币走势平稳。本季度东盟和韩国回暖的坐实也较多源自中国贡献,向中国出口多出现双位数增长。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势头有所缓和。2017年1季度CEEM大宗商品价格[2]较上季度上涨10.1%,同比上涨72.1%,在经历了1年的快速上涨后涨幅收窄并有走稳迹象。石油的触底反弹过程基本结束,进入供需再平衡的调整过程,在此期间国际政治的复杂化会加剧其区间内的震荡。上季度OPEC达成减产协议后,OPEC产油量下降,但这部分市场份额被非OPEC国家趁机获取,主要体现在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产油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使得供应端保持平稳。美国的例子最为明显。随着油价升至50美元上方的成本线,大量页岩油生产商复工。截止4月7日当周,美国的活跃石油钻井机数新增10台,推升总数至672台,刷新2015年9月以来新高,也比去年同期高出84%。美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一季度明显下降,商业原油库存也连续多月正增长。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原油出口创新高,对国际油市的影响更加直接可见。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回暖。2017年1季度,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2%,较上季度-5.2%的增速大幅回升9.4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4季度以来出口回暖向好的走势。相较上季度,分地区看,1季度出口好转主要来自香港和欧盟。其中,中国对香港出口下降4.4%,降幅较上季度收窄16.3个百分点;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4.8%,较上季度回升8个百分点。1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7.8%,比上季度回暖5.8个百分点;中国对东盟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4.6%和4.3%,较上季度好转近7个百分点。分产品看,1季度出口好转近66%的贡献来自机电产品[3]。其出口同比增长5.1%,较上季度回升10.7个百分点;1季度,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降幅较上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

  中国进口增速继续显著上升。2017年1季度,以美元计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3.3%,较上季度的2.1%大幅回升2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2016年2季度以来逐季回暖的走势。进口大幅回暖受到了内需继续好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外需改善的支撑。

  二、美联储加息,全球金融市场波澜不惊

  全球金融市场2017年1季度运行平稳,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外汇市场总体波动性下降。受益于新兴市场经济数据持续转好,对高收益货币的套利交易再次兴起,推动中国以外的大型新兴经济体货币普遍升值。

  全球股市普遍向好。发达经济体中,美欧日股市涨势突出。美国股市1季度相比上季度平均涨幅超过6%,法国德国股市涨幅更是超过9%,日本股市涨幅也接近8%。新兴经济体股市普遍向好,巴西甚至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新高,印度股市也几乎追平多年来的峰值。不过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股市波动性也更为明显。

  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调整分化。发达经济体不同程度利率上行。新兴大国除中国外,其他国家随国际金融环境趋向稳定,短期拆借利率有所下行。美联储升息直接带动美元LIBOR上升,虽然欧央行和日本央行仍维持了之前的量宽和负利率政策,但市场拆借利率有一定上行,上行幅度非常小。与之相比,人民币短期拆借利率则在央行有意的流动性调节下显著上升,平均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8.4个基点。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则得益于通胀下行以及资本流入增加的因素,银行间市场短期拆借利率有所下行。其中印度、俄罗斯相比上季度平均分别下降10和14个基点。全球长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比上季度上行31个基点,欧元区长期国债市场对此有比较明显的反应,上行达19个基点。日本长期国债市场反应较弱,接近8个基点。新兴市场上,印度、韩国、土耳其等经济体长期国债收益率不同幅度上行。巴西长期国债收益率从2016年以来大幅下降,今年1季度仍延续这一势头,则是主要得益于通货膨胀水平的快速下降,全国消费者物价同比增速从2016年初的11.3%已下降至2017年2月的4.7%。

  跨境资金流动总量同比增速下降,跨境资本外流规模下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弱化。新年伊始,外管局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外流管制,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逐步平稳,离岸市场CNH甚至与在岸市场CNY出现倒挂。企业获得美元后持有美元结汇意愿大幅上升,企业涉外支出的购汇比率随之下降。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与支出总额为14000亿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为6891亿美元,同比下降8%,银行代客涉外支出为7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1%,涉外收付款逆差为200亿美元。银行结售汇差额逆差为755亿美元,跨境资本外流规模下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逐步弱化,市场主体结汇意愿逐步回升。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银行代客结汇占银行涉外总收入比率从45%上升至49%,银行代客售汇占银行涉外总支出从61%降至至54%。

  三、2017年全球市场展望

  全球经济上行趋势短期内仍将维持,但是上行高度有限。2016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PMI不同程度回升,全球贸易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涨价。这一趋势在2017年1季度得以延续,尤其是制造业的回暖程度达到新高。当前的经济复苏,尤其是制造业和相关投资的复苏,并非来自新的带动经济上行的中长期力量,而是来自对过去几年投资低迷的补偿。供求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企业盈利预期改善,投资和生产回升在情理之中。得益于未来全球经济环境改善,中国出口增速也有望改善。

  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欧洲大选。荷兰大选虽顺利过关,报出对市场有利的结果,但接下来的法国大选、苏格兰宣布将再次进行独立公投等因素或给市场带来负面冲击,英国脱欧进程也存在不确定性。反建制党派可能在法国和德国大选中获胜、英国脱欧谈判变得棘手,以及全球保护主义升温将是欧元区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2,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美达成了100天行动计划,旨在解决中美经贸分歧。这是中美双方政府积极努力的初步成果,但究竟能够达成多少共识还难以确定。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来自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和中美经济基本面,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潜力不大。美国如果过度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不仅成果有限,而且将会对中美双方福利带来严重损失。3,大宗商品价格的再次剧烈调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达到高位且缺乏进一步上行动力,未来可能会面临较大认知分歧和价格剧烈动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