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全自动码头掀起“漩涡效应”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5-11-27 13:35:00 中国水运报

导读:巨大的集装箱被轻轻抓起又放下,近30吨重的无人驾驶运输车静静行驶,听不到机器轰鸣,没有拖着浓浓的尾气。

  梁辉

  巨大的集装箱被轻轻抓起又放下,近30吨重的无人驾驶运输车静静行驶,听不到机器轰鸣,没有拖着浓浓的尾气。一切安静而有序,扑面而来的技术气场,让人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中国经济力量的巨大震撼力。在指挥控制室里,坐在电脑前的工程师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对整个码头集装箱装卸的监控。

  这是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的日常一幕。现场一位工程师指着缓慢行进的运输车告诉记者,这些无人驾驶车辆,按照设定路线行驶,依靠锂电池驱动,零排放,装载上集装箱尽管重达近百吨,但依然可不间断运行数小时,毫不吃力。

  相比传统码头,这个全自动码头的年吞吐能力可增加20%—40%,人力成本可降低约20%—40%,因为机械装备全自动化与智能化,运转缓慢有序,集装箱装卸时轻拿轻放,设备的折损率因此大为降低。全自动化码头一方面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了效率。因此,在当今世界港口发展史上,全自动化码头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典范,已经成为未来港口竞争的重要制高点。

  港口战略竞争如火如荼

  一个港口带动一座城市,甚至撑起一个国家经济的脊梁。

  这是自哥伦布远航发现新大陆,人类由此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数百年间多次演绎的历史规律之一。翻看世界港口史,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曾经辉煌的大港,由盛而衰甚至消失;而如今的世界大港,或许曾经只是一个偏僻渔村。这当中折射的信息十分丰富,既有时代变迁的大趋势,又有历史细腻演进的筋络纹理。

  自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且日益逼近美国,中国经济发展这一史诗般的演进当中,中国港口的世界分量,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数据显示,吞吐量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就占据了七至八个,荷兰的鹿特丹港,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已经被远远甩到了前十的后列,其他两个——新加坡港与韩国釜山港,则在夹缝中艰难挤入世界前十。

  港口集中的地区,就是经济最具实力与活力的地区,中国港口群的绝对性崛起,与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变,相互印证。港口之间的竞争,由此变得更加激烈。当前世界各大港争相发力,试图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上占据制高点。可以说,今后谁拥有效率,谁就拥有枢纽港的主动权。一幅港口战略竞争的画卷已经徐徐铺开:目前世界范围内港口正在加紧进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和建设。据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欧洲地区有10个,亚洲地区15个,北美地区4个,澳洲地区3个。

  中国港口正开启这一轮的冲刺。天津港、大连港、上海港等都在加速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码头。10月下旬,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表示,国内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工程计划2016年底基本建成,2017年投入试生产,打造新型“智慧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今年亦开始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底能建成运行。可见,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备,以及港口竞争的日趋激烈,还会有更多的港口加快步伐迈入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领域。

  对周边形成“漩涡效应”

  影响港口兴衰有多种因素,最基本的,还是地理位置、水域与岸线以及背后所依靠的经济腹地。目前,西欧、东亚以及美洲这三个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亦是世界海运航线最密集与频繁的地区,同样是世界大港的集聚地。从东亚经济圈来看,韩国釜山港早就有地区集装箱枢纽的称号,日本川崎等港口实力雄厚,还有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印尼等,都拥有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世界型大港。它们的兴衰一方面取决于上述三大因素,尤其是其所依托的经济腹地;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它们的效率。

  对于港口而言,效率就是生命。到福建的福州港、厦门港以及泉州港等地走一圈,很容易得到一种印象——对台湾地区物流的吸聚力。当海峡福建一侧的港口物流呈加速度之势时,对岸的台湾港口如果跟不上节奏,部分物流就会逐步转移过来。这几年来的两岸港口吞吐量的数据对比,就是明证。相比吞吐量不断增长的福建港口群,台湾的高雄港等的吞吐量正呈逐年减少之势。

  港口犹如物流链条上的陀螺,转得越快,就越能对周边形成“漩涡效应”,分流周边其他港口的吞吐量。中国港口之所以能快速崛起,集装箱吞吐量能占据世界前十的多数席位,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与活力,小的原因则是中国港口从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以及制度创新上的快速跟进与超越。尤其是,中国港口群拥有一个其他地区经济圈难以企及的优势——广阔经济腹地上蜘蛛网般的高铁线。当海洋港口网络跟陆地高铁网络相连接时,所产生的物流加速度是惊人的。这让中国经济血脉跳动更快,更有力。

  港口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是这一战略竞争的关键。现在,港口与港口、港口与企业之间的情报通信网络正快速构建。以荷兰鹿特丹港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例,加入电子数据系统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情报通信网络,不仅跟港口,还能跟世界其他地区的企业交换电子信息。比如,有一家企业的货物从荷兰鹿特丹港出发前往中国的上海港,那么通过电子系统收集的大数据,就能实现对货物装卸做出最具效率的安排。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的工程师说,如果码头能开进一条铁路,那码头的装卸效率会得到更大提升,但这首先需要港口跟铁路网进行数据对接与交换,这是一项庞大的数据基础设施工程。今后的大趋势,将是码头、铁路与航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大数据无缝对接,谁最先实现,谁做得最好,那么谁就能占据制胜点。

  中国经济的“海洋加速器”

  效率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港口自身的吞吐运行。全自动化码头显然是未来的方向。

  据介绍,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属于第四代技术标准,达到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准,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全自动全智能码头,运用了云计算、无线通讯、自动导航定位、智能识别、无人自动化设备、锂电池供电驱动等最新技术和装备。当中有些技术,比如无线通讯防干扰,采用的是军用标准,安全性能十分可靠。这位工程师说,理论上,今后只要随身带着一台便携式电脑,就能实现对全自动化码头的全程监控,现场只需少数技术人员。

  值得欣慰的是,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都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且其效率与特点更符合中国港口规划与发展的具体情势。一位广东产业界专家称,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一装备系统,其重要性与意义可以媲美“中国高铁”。如果高铁系统是中国经济的“陆地加速器”,那么全自动装卸码头的意义则相当于中国经济的“海洋加速器”,有了陆地与海洋这两套加速系统,那么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这部巨型机器的有效高速运行。

  这位人士说,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给全自动化码头系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中国企业掌握了如此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同时给国家推动“一带一路”,促进跟周边国家与地区“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