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央企退市未了局(附图)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4-4-8 10:42:00 新金融观察报

导读:因连续四年亏损,*ST长油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但尚未追责的“出错年报”、审计师披露的“内控缺陷”以及退市关键期的巨额计提资产减值,令这家公司饱受质疑。

  目前看来,*ST长油不仅将成为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第一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而且也将成为“央企退市第一股”。 

  因连续四年亏损,*ST长油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但尚未追责的“出错年报”、审计师披露的“内控缺陷”以及退市关键期的巨额计提资产减值,令这家公司饱受质疑。 

  目前看来,*ST长油不仅将成为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第一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而且也将成为“央企退市第一股”。 

  *ST长油退市,意味着政府不再为巨额亏损的国企买单,“国字头”将不再是上市公司的“免死金牌”,但目前正为这一切改变而买单的,是因相信重组预期而持有*ST长油的近15万股民。 

  年报由盈转亏 

  “很多股东都是看到*ST长油2010年年报数据盈利,最后才决定要买入股票的。但实际上该公司当年净利润亏损,可以说这份年报对许多投资者产生了误导。”上周,*ST长油股东廖亦冰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愤慨地说。 

  作为14.94万名*ST长油股东中的一员,廖亦冰曾于3月31日组织数十名*ST长油股民去上交所“维权”。记者从他展示的一份含有多人签名的“彻查事实真相、坚决保护投资者利益请愿书”中了解到,虽然*ST长油将在4月23日以前进入退市整理期,但多数散户投资者并不认同这一结果。 

  *ST长油2010年财报“由盈转亏”是被投资者诟病的第一个焦点。 

  2011年4月12日,尚未披星戴帽的*ST长油发布了一份业绩亮眼的财报,营业收入42.93亿元,同比增长27.83%;净利润883.46万元,同比大增108.5%,这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若这份年报数据正确,那么*ST长油将不会连续四年亏损,并就此步入退市危局。但2012年4月12日,*ST长油却发布公告称,因“售后回租账务处理存在不合理性”及“业务数据统计有误,导致燃料费成本和跨期收入出现差错”,使得2010年财务数据受到影响,净利润由原先的883.46万元被追溯调整为亏损1859.47万元。 

  廖亦冰称,在3月20日的股东大会上,面对投资者的质疑,*ST长油董事长朱宁承认,2010年的财务数据“是有争议的”。 

  “根据现有规章制度,*ST长油的这一行为或构成虚假陈述。”上海杰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向记者表示,“该项会计失误导致年报的盈利数据由盈转亏,属重大差错,同时更正时间也较晚,客观上形成了对投资者的误导。” 

  但王智斌也强调,对于上市公司信批究竟能否构成虚假陈述,需要证监会的认定。“若证监会调查后认定*ST长油的这一行为构成虚假陈述,将对上市公司进行行政处罚,投资者也可对上市公司进行民事诉讼,严重的情况下,相关负责人将负刑事责任。” 

  但截至目前,*ST长油并未因此事受到实质性追责。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其于3月10日至3月27日间持续向证监会反映问题,但得到的答复始终是“将向上级反馈”。 

  审计持“保留意见” 

  回顾公司历史财务数据,2010年是*ST长油由盈利变亏损的拐点。自2010年起,会计师事务所对*ST长油的审计工作也显得格外谨慎。 

  担任*ST长油2010年年报审计的是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出错事件发生后,该业务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接手。 

  财政部网站披露的《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显示,*ST长油的内控审计意见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并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在2013年4月2日由信永中和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则改写为“保留意见”,信永中和在报告中称,未能完成对新加坡公司预付境外船东公司租金的函证程序,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由此,*ST长油新加坡子公司提供资料有限成为出现“保留意见”的原因。 

  数据显示,*ST长油新加坡子公司在2010年至2013年间亏损额不断扩大,2010年至2013年分别亏损7959万元、5.47亿元、7.34亿元、28.66亿元。长期向外国供应商支付高额租船费是该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但*ST长油并未披露这些供应商的具体信息,审计师也无法对此作出审计。 

  但投资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方便。 

  2013年9月23日,*ST长油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系公司之子公司长航油运(新加坡)有限公司的经营部门对供应商信息的管理不健全,公司未能建立对供应商信息的共享机制,导致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受限。针对该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高度重视并及时整改。新加坡公司已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供应商信息管理。 

  但*ST长油的补救措施或已太迟。3月22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ST长油2013年年报的审计报告中表示,“无法获取长航油运公司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长航油运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无法表示意见”。 

  同时,信永中和对*ST长油新加坡的子公司的经营依然给出了“保留意见”。 

  “重组梦”破灭 

  即便面对年报数据出错、内控缺陷等一系列问题,仍有投资者在2013年,甚至是在*ST长油停牌前几天,买入了这只股票,其中就包括专门炒作ST重组股的“牛散”陈庆桃。 

  公开资料显示,陈庆桃以778万持股量位列*ST长油流通股股东第4位,并且是第一大自然人股东,2013年上半年入股的陈庆桃显然是为*ST长油的重组预期而来。 

  陈庆桃的想法代表了很多股东。在2013年5月16日的*ST长油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朱宁就对众多投资者表示,将“走稳健的路线,除增加新业务、强化经营外,还会改善资本结构,解决资产负债率问题,降低财务费用”。这为“押宝”重组的股民们送去了希望。 

  翻阅*ST长油2013年以来的公告,“减少亏损”、“推进资产重组”等表述的确很多,但实际推进的效果并不明显。3月22日,*ST长油发布2013年年报,公司在2013年净利润巨亏59.22亿元,符合新规下的退市条件,投资者的重组梦宣告破灭。 

  究其原因,公司在年报发布前进行了巨额计提资产减值。2月22日,*ST长油发布公告显示董事会通过了对其9艘VLCC船舶的计提资产减值,当时计提资产减值为25.17亿元,最后其2013年年报计提数值显示为22.83亿元,直接导致*ST长油年报巨亏。 

  这场资产减值让陈庆桃等看好*ST长油重组预期的股东措手不及。陈庆桃称:“2013年年报长油营收达到73.06亿元,若没有如此巨额的计提资产减值,*ST长油还存在盈利的可能,这样一来,巨额亏损就成为必然结果。” 

  与重组进度缓慢,又遭遇巨额计提资产减值的*ST长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干散货运企业*ST凤凰为保壳可谓竭尽全力。今年年初以来,*ST凤凰先后四次提出重整计划,并大胆裁员、拍卖船舶,其重整计划最终于3月25日获得武汉中院通过。 

  *ST长油与*ST凤凰均为央企中外运长航旗下的上市公司,两个在退市边缘挣扎的“难兄难弟”为何表现如此迥异? 

  一位接近中外运长航集团的人士表示,实际上中外运长航已经确定了要“保凤凰、弃长油”。中外运长航的董事长赵沪湘亦认为*ST长油作为央企首家退市公司亦不可避免。 

  为此,记者拨打中外运长航集团新闻发言人徐建东的电话,他表示“集团内部正在重组,一些问题不便回答”,*ST长油方面则直接拒绝了采访。 

  航运界网分析师王海认为,造成*ST凤凰近几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2008年以前订造大量新船,*ST长油则主要由于油运市场长期低迷。他说:“*ST凤凰是干散货为主的企业,*ST长油则是油运,应该说航运板块的这两个细分市场现在都不好,但目前干散货已现复苏迹象,油运方面还有待观察。” 

  年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ST凤凰净利润亏损金额仅为3.59亿元,相比*ST长油2013年全年巨亏的59.2亿元可谓小巫见大巫。 

  “金字招牌”倒下 

  不论是*ST长油还是*ST凤凰,在它们面临退市危机的背后,航运业景气度不佳是重要原因。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打击极大,用‘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来形容都不过分。”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东生对记者说,“201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国内航运公司扩大运力的举动也由此而来。” 

  在王东生看来,航运业目前存在严重运力过剩,这一问题无法解决。2013年下半年,干散货运的运力有所下降,同时我国进口煤炭的数量有所上升,因此相比油运与集装箱,干散货运企业的日子更好过一些,但要缓解航运业整体的产能过剩尚需时日。 

  2010年前后盲目扩大产能,正是许多航运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油国运”的号召下,*ST长油开始大量贷款造船。2006年公司运力规模约40万载重吨,但2013年年底,公司运力规模达到86艘、798万载重吨,相比2006年运力增长近19倍。与运力一同增长的是*ST长油的负债规模,截至2013年末,*ST长油资产负债率高达114.54%。 

  根据过往的市场表现,国资背景ST公司“保壳”的概率的确高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政府不会不管国企”的逻辑也由此深深印在了股民心中。然而,投资者并非不了解*ST长油的真实处境,公司拥有的“央企”金字招牌,令许多投资者坚信,就算这家公司基本面再差,有关部门也会推进*ST长油进行重组。于是2013年,仍有众多股民买入*ST长油。 

  但在退市新规下,这一不成文的规则发生了改变,央企这一被惯常认为最有“回旋余地”的市场主体,现在也面临退市危机。 

  另一方面,在*ST长油的退市关键阶段,该公司管理层似乎并未表现出足够的保壳意愿,对比“兄弟”公司*ST凤凰的积极重整,*ST长油则有些“消极怠工”。 

  退市关键期的“不作为”令*ST长油管理层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打击。 

  3月31日,*ST长油发布公告称,在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公司大股东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承诺不减持所持有的长航油运股票,但投资者并不买账。 

  “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维权行动。”廖亦冰向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向证监会递交请愿书,*ST长油高管以及监管层必须给我们一个答复。” 

  *ST长油大事记 

  2011年3月4日发布2010年年报,净利润显示为盈利 

  2012年4月12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2010年净利润调整为亏损 

  2012年4月12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13年4月20日信永中和发布2012年审计报告,对长航油运新加坡子公司的审计持保留意见

  2013年5月8日股票暂停上市 

  2014年3月22日发布净利润显示为亏损的2013年年报,满足退市条件

物流新闻手机客户端免费下载 安卓用户下载

本文关键词:央企,退市,*ST长油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