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安邦咨询:未来财政政策力度将会加大

http://www.jctrans.com/ 2016-07-01 和讯网

导读: 在英国脱欧带来的全球变局中,中国经济政策会如何调整和应对?这是市场关注的问题。

  在英国脱欧带来的全球变局中,中国经济政策会如何调整和应对?这是市场关注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并表示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他还称“现在中国政府的负债率是40%左右,中央政府的负债率是16%左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空间的。”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中,央行也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信号都预示,下半年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更有力度。

  从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明显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将2016年的财政赤字率目标调高至3%(政府预算编列了2.18万亿元财政赤字),高于去年的2.4%。同时,中央强调要在企业降杠杆的同时,适度提高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以实现整体去杠杆。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整体宽松,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还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产能过剩和内外经济环境整体不佳的影响下,制造业萎缩情况加剧。与此同时,我国民间投资今年以来下滑的十分严重,除了已公布的民间投资数据外,央行公布的货币供应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比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3.7%的增速要低10多个百分点。M1与M2的背离原因,与居民个人房地产贷款大幅增长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实体经济回报率低,企业没有动力投资借贷,导致央行的基础货币供应无法形成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企业更愿意持有流动性资产。

  投资需求疲弱、增长动力不足是我国经济当前的主要挑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的政策主线。权威人士在5月份的谈话中指出高杠杆是原罪,否定了大规模信贷的刺激政策。因此,有理由相信,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适度宽裕,代之以更加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

  做出这个判断的另一个依据,则是近期不断发酵的中国债务问题。随着刚性兑付的被打破,债券违约事件特别是国企违约近期明显增多。虽然违约企业和金额占整体的比例还很低,但在去产能、去杠杆的背景下,市场非常担心企业债问题会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导火索。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称中国的债务情况表现为各领域不均衡,政府和家庭领域较低而非金融领域较高,并建议优化债务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配置,政府和居民部门可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这一方面表明债务问题已经很严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央将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杠杆水平。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当前我国国债规模只占GDP约15%,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行频率也不高。随着发行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价格信号发挥更大作用,中央政府将适度扩大国债发行量。其次,围绕去产能以及僵尸企业出清的工作,中央或将在下岗人员安置和激励地方政府方面,拿出更多财政资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预计政府也将增加投入。

  我们判断,中央政府还将加大地方债发行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的力度。以减轻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利息成本。此前,财政部已经表示,地方政府今年可能会进行5万亿元的债务置换,这个数字高于2016年地方债实际到期额度(2.8万亿元),意味着部分2017年的债务(2.4万亿元)可能被提前置换。此外,鉴于经济下行的局面几年内难有好转,PPP模式短期作用也有限,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城投债仍会被部分地方政府当做稳增长、稳投资的重要实施主体。

  出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债违约风险升级等多种原因,下半年国内财政政策预计将更加积极、有力,政府部门和居民的杠杆率将会进一步上升,同时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中性适度宽松。中央将在增发国债、去产能人员安置、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地方债发行等多方面扩大财政支出。

本文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贸易网评

全年外贸回稳向好任重道远
2017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虽然有望略好于前两年,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进出口方面也有望继续回... [详细]

财经评论 深度观察

钮文新:通货膨胀的谬误
中国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却总是强调通胀,甚至比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更加关心通胀问题,... [详细]